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受疫情影響
中國企業聯合會通過網絡對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進行定向問卷調查,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以下簡稱國有企業)160家、民營及民營控股企業(以下簡稱民營企業)340家,共回收到299家企業的反饋,有效回收率達59.8%。
調查結果顯示,疫情對企業一季度的生產經營產生了顯著不利影響,具體表現在:疫情給50.73%的企業帶來很大損失,53.28%的企業一季度營業收入明顯減少,82.12%的企業運營成本增加,97.08%的企業盈利下滑,61.96%的企業一季度用工不同程度減少,78.1%的企業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不同程度減少,70.44%的企業出口不同程度減少,國際訂單的不確定性增加。
調查結果顯示,多數企業對二季度形勢持相對較樂觀態度,約有74.45%的企業預計營業收入將好轉,64.96%的企業預計盈利將止跌回升,多數企業預測用工、固定資產投資、出口將好轉。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五成的企業認為當前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是:成本壓力增大,原材料與上游零部件不能正常供應,產品(服務)銷售渠道受阻、物流渠道不暢通。近四分之三的企業相信,能夠順利完成年度經營計劃。“調整生產計劃,做好后續安排,疫情結束后全力追趕生產進度”、“創新服務方式、銷售方式和管理方式”、“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是企業應對疫情所采取的主要舉措。企業對政府精準施策、幫扶企業寄予厚望,近九成企業希望加大減稅降費力度,約七成企業希望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一、疫情對2020年一季度企業生產經營產生顯著不利影響
(一)疫情給50%以上企業帶來很大損失
圖1 疫情導致的企業受損程度
(二) 過半數企業一季度營業收入明顯減少
圖2 疫情對企業一季度營業收入的影響
(三)八成以上企業運營成本增加
調查結果顯示,有八成以上企業運營成本出現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29.93%的企業明顯增加,52.19%的企業有所增加。
(四)企業盈利全面下滑
調查結果顯示,幾乎所有被調查企業的盈利都出現了下滑,疫情對制造業企業盈利產生了普遍性、全局性的不利影響。
(五)六成多企業一季度用工不同程度減少
六成多的企業一季度用工量發生減少
圖3 疫情對企業一季度用工的影響
(六)八成企業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不同程度減少
圖4 疫情對企業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的影響
(七)約三成企業出口明顯減少
圖5 疫情對企業一季度出口的影響
(八)國際訂單的不確定性增加
疫情的爆發增加了中國制造企業國際訂單的不確定性,對中國制造企業競爭優勢的持續發展構成挑戰。
圖6 疫情對企業國際訂單的影響
調查結果顯示,疫情對不同所有制、不同行業企業一季度生產經營的影響存在一定差異,民營企業因疫情受損的程度大于國有企業。
二、企業生產經營將在二季度整體好轉
(一)約有四分之三的企業營業收入將好轉
調查結果顯示,有74.46%的企業預計二季度的營業收入與一季度相比會發生好轉,這一樂觀態度的比例接近四分之三。
圖7 二季度企業營業收入預計
(二)運營成本能否回落存在分歧
企業對二季度運營成本的預計,存在較大分歧,難以形成統一認知。有55.11%企業預計將持續上漲或維持在一季度水平,另有44.89%的企業預計將逐步回落。
(三)多數企業預計盈利將止跌回升
企業對二季度盈利的預期不是很樂觀,對營業收入的增長較為樂觀,但對成本水平的下降存在擔憂。
圖8 二季度企業盈利預計
(四)多數企業用工將好轉
隨著疫情防控積極向好,二季度生產生活將恢復至疫情前狀態。一方面,需求將逐步修復;另一方面,員工將可以正常返崗。所以,如果疫情確實在二季度得到控制,企業用工將在二季度全面好轉。
(五)多數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將趨于好轉
調查結果顯示,企業總體上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在二季度將擺脫一季度的困境,63.87%的企業預計將逐漸趨于好轉。
(六)多數企業出口將好轉
62.71%的企業預計二季度的出口形勢將發生好轉。不同所有制企業對二季度走勢的預計存在明顯差異,國有企業對營業收入變化、盈利變化、用工變化、投資變化、出口變化的預計都好于民營企業,比民營企業對未來持有更為樂觀的態度。
三、當前企業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疫情對企業的突出影響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一)成本壓力增大
(二)原材料與上游零部件不能正常供應
(三)產品(服務)銷售渠道受阻
圖9 當前企業持續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不同所有制企業在所面臨的問題上存在較大差異。國有企業認為“產品(服務)銷售渠道受阻”是企業面臨的最為突出的問題;對民營企業來說,最突出的問題是“成本支出壓力增大”。
四、堅定信心,積極主動應對疫情沖擊
(一)約有四分之三企業對實現年度經營目標總體抱有信心
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對完成2020年的年度經營計劃、實現年度目標,總體上依舊抱有信心。
(二)積極采取措施應對疫情
推動企業發展,根本動力還是在于內因,也就是企業自身的變革和創新。本次調查,設置了企業可以采取的10種措施,同時提供了“其他”選項。詳見圖10。
圖10 企業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