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究竟怎么了?是不是不行了?
日本制造業走下神壇,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
東芝因資不抵債不得不斷臂求生出售閃存業務、高田因問題氣囊面臨破產的命運,松下、夏普、索尼等企業陷入虧損、變賣身家的泥潭,神戶鋼鐵更是爆出長期數據造假的驚天丑聞。
但是,日本引以為傲的制造業真的就徹底不行了嗎?
1月13日,2018中國制造論壇在廣東省佛山市舉行。在上午召開的論壇全體大會上,來自國務院、國家發改委、國家工信部一眾專家學者,對全球新工業革命下的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展開了認真探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作為競爭對手,國內學者們其實對于日本制造的實力還保持著相當清醒的認識。
漢德工業4.0基金創始人、原德意志銀行亞太區投行執行主席蔡洪平表示,不少人認為日本制造已經不行了,但其實并不是這樣,日本的企業早已悄悄轉型升級,只是外界了解的還不夠多。“比如,特斯拉所有的電池全是松下的。”
對于當下中國自動化改革,蔡洪平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自動化不是趕時髦,傳統制造業升級大有可為。
全球經濟格局下,中國企業要“走出去”
1月13日上午,在2018中國制造論壇上,多位專家學者就“全球經濟變局與中國制造”話題進行了探討。
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巡視員辛仁周提出,中國制造業面臨著很多問題,但優勢也不少,中國至少擁有三大優勢,分別為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產業鏈最完整的優勢以及國家創新潛力大的優勢。
不過,辛仁周表示,貿易保護主義、人口紅利消失以及資源環境的約束,給中國的制造成本帶來了挑戰。
面臨這樣的形勢,國家發改委學術委研究員張燕生表示,過去30年中國企業享受了全球化的紅利,現在則是要走出去,“一帶一路”則是企業完成階段性產業轉移的機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第四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許召元則表示,全球正在進行新一輪產業革命,人工智能、新能源技術、3D打印等一系列的技術正影響全球制造業的格局。勞動力低成本在全球制造業的重要性顯著降低,規模經濟和產業配套的重要性也在降低,制造業的基礎的重要性也在降低。
許召元認為
“短期來看,中低端制造業向印度、越南轉移的趨勢會放緩,像發達國家,美國、日本、德國也在實行制造業回歸。
長期來看,全球制造業分工的格局會呈現分散化、就地化的特征,就是說制造業會向消費地集聚。而面對這樣的趨勢,對企業來說,要加強走出去,特別是加大對發達國家走出去的步伐。
以前更多的是利用中國的低成本優勢在中國生產,把我們的產品賣到全球去,今后我們應該加強在其他國家生產?!?/span>
張燕生則表示,中國制造從代工轉向自主,從低端轉向高端,“一帶一路”是必修課。如何用好“一帶一路”,促進中國企業走出去,對佛山乃至全國制造業轉型都有著重要意義。
張燕生坦誠地認為,佛山企業大部分尚不具備與全球跨國公司競爭的實力,但全球跨國公司競爭最薄弱的地方就在“一帶一路”。未來,中國企業跨國并購的機會窗口可能由于保護主義抬頭而關閉,佛山民營企業可以把握住“一帶一路”的機遇和紅利。
蔡洪平則提醒,中國企業在投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過程中也一定要注意風險。
“特斯拉所有電池全是松下的”
談到中國制造業,蔡洪平對此提到“冷靜”一詞。
他認為,有個誤會是,早年我們看到的白色家電都是日本的,但現在日本家電逐漸沒落,就有人說日本制造業不行了。其實,日本制造業早就從傳統產業升級了。
“日本的GDP還是全球的第三位,什么道理?
我告訴你,它升級得非???,只是沒有告訴大家,比如,特斯拉所有的電池全是松下的?!?/span>
對于中國企業的升級轉型,蔡洪平表示,中國的傳統產業目前的升級大有可為。
比如做陶瓷,陶瓷智能化以后可以噴花、切片,可以做成跟大理石完全一樣,一件產品上面大有可為。再比如馬桶,第二代馬桶是電磁馬桶,第三代馬桶是智能馬桶,智能馬桶能實現人一坐上去,血壓、血脂全都測量出來。
不過,蔡洪平也直言道,中國的自動化升級,炒作太多。
“新的工業革命到來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要趕時髦,千萬要注意不要以為傳統產業就一定要搞人工智能,一定要搞電動車,不見得?!?/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