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制造之痛“品牌弱國”
《中國制造2025》確定的戰略任務之一,就是加強質量品牌建設,鼓勵企業追求卓越品質,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不斷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和中國制造整體形象。這對加快實現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轉變,無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品牌是質量的象征,是信譽的凝結,是經濟的名片。據統計,全球市場80%的份額由20%的優勢品牌所占據。反觀中國制造業,規模雖然已經躍居世界第一,但品牌之弱仍然是制約中國制造業發展的隱憂和短板。
品牌的力量
品牌是產品內在價值的綜合體現,不僅僅是一個標識、一塊牌子,也是質量、是效益、是競爭力,更從側面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實力和形象。
從國家層面看,人們一提到芯片、IT產品,就會想到微軟、英特爾、谷歌,就自然想到美國;一提到手機,就會想到蘋果、三星,就想到美國、韓國;說起汽車,都會想到奔馳、寶馬、保時捷,和德國聯在一起。一個國家有了知名品牌,說話的底氣就足,腰桿就硬。李克強總理曾經說過,每次出訪都推銷中國裝備,推銷中國高鐵時心里特別有底氣。底氣來自知名品牌撐腰。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也曾講過:“在國際交往中,索尼是我的左臉,豐田是我的右臉。”
從企業層面看,同一款包,LV和沒有牌子的山寨版相差何止百倍;同樣質地的襯衫,世界名牌和中國名牌價格相差懸殊。由此不難看出,品牌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是企業的一筆巨大財富。在貿易場上,商家挑選某牌子的產品,只要這產品有優良的質量,只要這質量在消費者心中產生了信譽,這品牌就有了價值,即使價格相對其他同類產品要高很多,消費者仍然相信品牌的價值,并把它的高價作為一種高貴身份的象征。
當前,隨著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增多和國內競爭的加劇,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但就在如此嚴峻的市場環境下,一些世界知名品牌市場份額不但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大,而沒有品牌的企業“夾縫”生存的空間越來越窄。因此,打響自己的品牌,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已變得空前重要和緊迫。
中國品牌之痛
在成功奪回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地位的同時,我們不無憂慮地發現,品牌弱國的陰影始終相伴隨行、未曾遠離。
盡管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品牌建設有了長足的發展,涌現出了海爾、聯想、華為、吉利等國際知名品牌,但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與發達國家不可同日而語。2014年,在世界品牌500強中,我國內地僅29個品牌入選,遠低于美國、法國和日本。而在全球著名品牌咨詢公司Interbrand公布的“2014年全球企業品牌價值排行榜”中,我國僅“華為”品牌首次闖入百強,也只排到了第94位。
憑借品牌優勢,去年第四季蘋果所獲得的利潤占到全球智能手機行業的93%。在一臺iPhone手機中,蘋果公司拿走了利潤的58.5%,而以組裝加工為主的中國內地代加工企業拿了不到1.8%。一個芭比娃娃,在美國市場的價格約10美元,而在中國離岸價格僅2美元,去掉1美元的管理費、運輸費以及0.65美元的來料費,貼牌生產的毛利只剩下區區0.35美元。
因為沒有打響自己的品牌,我國90%的出口紡織品是OEM(代工生產)產品,曾經有高達90%的家電企業做OEM。這為數眾多的企業在國際分工中處于“微笑曲線”最底端的“制造”環節,默默替他人做“嫁衣”,而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的研發、品牌銷售渠道等高端環節,則被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所把持,為維持企業發展,只能依靠擴大規模、減低成本,并由此帶來了競相壓價、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
再現中國品牌輝煌
習總書記提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這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根本出路所在。其實,中國自古就不缺乏品牌意識,全聚德、狗不理、內聯升、同仁堂……這些耳熟能詳的品牌昭示著中華老字號曾經的榮耀。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必須以更大力度加強品牌建設,推動從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跨越,再現中國品牌的輝煌。
要強化質量管理。質量是品牌的基礎,要通過設立政府質量獎、組織領先示范企業評選活動等方式,引導和激勵企業提高質量;通過開展質量管理培訓和輔導,用科學的管理制度、標準和方法對包括人員、設備、物料、方法、環境和信息等在內的各生產要素進行有效的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和檢測。此外,還要提高對企業質量跟蹤及監測能力。
要支持優勢品牌培育。大力培育知識產權服務品牌機構,向企業開展品牌管理咨詢、市場推廣等服務;支持業內專家向企業傳授品牌知識,鼓勵企業主動參與品牌標準的制修訂;按照“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產業-品牌經濟”的發展思路,建立優勢品牌評選機制。對于市場占有率高、具有高附加值的品牌給予一定獎勵。
要加強品牌戰略研究。推動成立我國品牌建設研究機構,開展理論和實踐研究;抓住ISO品牌評價國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設在中國的有利契機,在借鑒國際標準的基礎上,完善品牌建設國家標準體系,牽頭制定品牌價值國際標準,規范評價活動,推動結果國際互認,指導企業有效提升品牌價值。
要鼓勵本土品牌走向世界。加強品牌境外知識產權保護,建立健全預警應急機制、海外維權和爭端解決機制;打造公開信息平臺,提供世界品牌發展現狀及趨勢的信息服務,建立品牌走出去環境信息庫;組織好中國質量獎評選,提高中國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更大力度地唱響中國質量和中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