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契合了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經濟增長動力轉換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客觀需求。同時,其在“精益求精”等基本含義上賦予了許多新的價值內涵,直接連接當下社會新的生產方式和組織形式,精準展現了這個時代的現實需求及價值取向。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文明和高境界的服務文化,塑造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持續優化制度供給,培育時代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產品的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價值訴求理念,其背后蘊含的是對產品細節極致完美的追求,彰顯的是一種永不滿足、不斷超越的職業文明和創新精神,這種精神契合了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經濟增長動力轉換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客觀需求。同時,其在“精益求精”等基本含義上賦予了許多新的價值內涵,直接連接當下社會新的生產方式和組織形式,精準展現了這個時代的現實需求及價值取向。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重大政策舉措??梢姡嘤龝r代的“工匠精神”意義重大而深遠。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下,破解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需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一)發展方式向集約轉型需要“工匠精神”
發展方式轉變是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基本要求,在這個過程中,實現發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約轉型,需要追求完美、耐心專注、一絲不茍和不走捷徑的“工匠精神”來引領。目前,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和資源環境優勢正在衰減,粗放式、高能耗、高污染的傳統增長方式難以持續,必須依托“工匠精神”培育以質量、技術、品牌、標準、服務等方面的新競爭優勢,進而實現向高效型、集約型、技術型的現代增長方式轉型。
(二)產業結構向中高端邁進需要“工匠精神”
當前,中國是制造業大國而不是強國,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產品附加值不高,主導產業優勢不突出,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任務越來越緊迫。故此,中國經濟需要以“工匠精神”內化的追求卓越、不斷精進的品質引領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淘汰粗制濫造的落后產業和“僵尸企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工匠精神”引領企業精致化生產和精細化管理,進而推動產業在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中邁向中高端。
(三)增長動力向創新驅動轉換需要“工匠精神”
在經濟新常態下,技術創新的增長引擎作用更加凸顯,“工匠精神”是制造業“干中學”實踐中的創新,在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大批基層技術人員和產業工人既是創新的構思者,也是創新的踐行者。與此同時,“工匠精神”的不斷追求、永不滿足的創新精神持續催生著新的技術、新的服務、新的標準和新的品質,直接推動著技術升級、質量升級和產品升級,進而推動經濟發展動力向創新驅動轉換。
(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工匠精神”
當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中諸多行業存在無效和低端產能,中高端產品供應嚴重不足,供給端無法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中高端消費需求,造成大量購買力向海外流失。這就客觀上需要弘揚“工匠精神”,重塑產品自身獨特的專業品位和專業價值,讓企業根據客戶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對產品精心設計打磨,對品牌精心培育維護,讓職工對工作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品質滲透到每一件產品,實現產品升級到品牌升級,也就擴大了有效供給和中高端供給。
新常態下“工匠精神”的價值取向
2025年中國邁入世界制造強國之列,需要時代的“工匠精神”來支撐,需要“工匠精神”的隱性特質展示中國質量、中國品牌、中國制造、中國創造、中國服務和中國自信等五個層面的價值取向。
(一)“工匠精神”展示的是“中國質量”
“工匠精神”是一種精致化生產的要求,不惜花費時間精力,不斷精進,反復改進產品,追求完美和極致,把99%提高到99.99%,不斷提高產品檔級,其目標就是打造本行業最優質的產品。目前,盡管中國有一些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總體水平依然不高,與國內外消費者的期望以及制造強國的地位相比,尚有明顯差距。如國內汽車、數控機床、工程機械、農用機械、特種設備等產品的質量穩定性、精密性不高,使用效率較低。據統計顯示,德國和日本等國家質量優勢贏得競爭占比高達56%,甚至是65%,而中國商品近80%是以價格優勢來贏得市場。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中國產品的質量升級需要“工匠精神”注入強勁動力,需要“工匠精神”展現中國質量。華為、海爾等少數中國企業的產品之所以能在海外市場站住腳,一個關鍵原因就是他們非常注重卓越的質量管理。
(二)“工匠精神”展示的是“中國品牌”
品牌是一國制造業和國家競爭實力的象征,世界級品牌的溢價能力、競爭優勢不言而喻。以往中國制造業的發展推崇的是速度和規模,缺乏的是質量、服務和技術創新,導致制造業品牌建設嚴重滯后,世界知名品牌數量及影響力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據2015年福布斯全球品牌價值100強排行榜顯示,中國品牌依然是空白,與中國制造大國的地位、制造強國的需要極不相稱。然而,擁有8000萬人的德國,就有世界知名品牌2300個,可見差距之大。在經濟新常態下,消費需求呈現個性化、多元化、品牌化特征日趨明顯,中國迫切需要“工匠精神”中的精雕細琢、精進技藝和追求卓越的品質培育世界品牌,需要專注執著、深耕細作和追求完美的精神鍛造品牌,需要“工匠精神”展示中國品牌。
(三)“工匠精神”展示的是“中國創造”
“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企業不斷追求科技創新、技術進步,不斷吸收最前沿的技術,創造出新成果。“工匠精神”的實質是一種傳承與創新的并舉,是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不斷創造新工藝、新技術的過程。可以說,創造創新是“工匠精神”的一種延伸和拓展。目前,中國諸多領域技術創新能力不足,關鍵材料、核心零部件、先進工藝、產業技術基礎研究嚴重滯后,已成為制約中國工業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的瓶頸。據統計數據顯示,中國70%到80%的高檔數控機床至今仍主要依賴進口,高端數控機床配套的數控系統90%依賴進口,高端機器人依賴進口,國產機器人所需的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和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多數直接采購國外產品。《中國制造2025》要求到2025年邁入世界制造強國行列,需要時代“工匠精神”引領中國技術創新和高端制造。
(四)“工匠精神”展示的是“中國服務”
“工匠精神”形塑的是一種高境界、高度責任感的職業文明和服務文化,是一種商業倫理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是一種精心打磨、專注精細的奉獻精神,顧客價值最大化是其服務的最高境界和價值取向。德國制造業中追求精致、創新、完美、標準和精確服務文化精髓,切實能讓“工匠精神”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日本豐田精益文化,把規范服務和精細管理成功融入企業價值觀,推動豐田品牌持續享譽世界。我國過去由于缺乏企業服務文化理念的塑造,服務品牌的意識淡薄?!吧秸敝圃?、假冒偽劣時有發生。故此,我們強調“工匠精神”,不僅僅是民間手藝的傳承和技術創新的突破,呼喚的是對職業“一以貫之”的敬畏、對顧客“敬若神明”的尊重和對產品“止于至善”的追求,展示的是一種隱性修養和行業服務文化的品牌。
(五)“工匠精神”展示的是“中國自信”
“工匠精神”的自信理念表現為從容獨立、踏實務實、摒棄浮躁、精致精細、寧靜致遠和執著專一,傳遞的是一種品質自信、技術自信、工藝自信和服務自信。在全球制造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工匠已不再是一種技藝傳承和機械重復的勞動者,“工匠精神”也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代表著一個時代行業的嚴謹、一絲不茍、耐心、專注、堅守、專業、敬業的氣質和自信。實現制造大國邁進制造強國,必須通過弘揚時代“工匠精神”展示中國自信,需要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和工業文化精神培育等層面踏踏實實的下功夫,不好高騖遠、不貪多求快、不惜余力、不怕費事的精耕細作精神,引領中國制造堅守自信、不斷精進、走向精致。
優化制度供給培育時代“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文明和高境界的服務文化,塑造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持續優化制度供給,培育時代“工匠精神”。
(一)搞好制度頂層設計,實現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的協同
根據諾斯的觀點,制度可分為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實施特征,正式制度包括政治(司法)規則、經濟規則和契約,非正式制度包括行事準則、行為規范以及慣例等。據此,優化制度供給培育時代的“工匠精神”,必須搞好制度頂層設計。一方面注重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約束的協同并舉。諾斯認為,由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和實施特征所組成的混合體共同決定選擇集合和最終結果,盡管正式制度只是形塑選擇約束的很小一部分,但正式制度是非正式制度的基礎,可以強化和補充非正式制度的有效性。也可以說在培育“工匠精神”過程中,建立健全各種配套的制度體系(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和社會制度)的同時,也應注重法律、制度、契約的保障激勵作用與日常行為規范、行事準則、企業文化和價值取向等非正式制度的引導有機結合。另一方面,重點抓好非正式制度的建設和塑造。非正式制度普遍存在與社會行為和經濟交換之中,在培育“工匠精神”中發揮著主導作用。諾斯指出,嵌入在習俗、傳統和行為規則的非正式約束是刻意的政策所難以改變的,這些文化約束不僅將過去、現在和未來聯系在一起,而且是我們解釋歷史變遷路徑的關鍵所在。故此,應重點抓好非正式制度的培育和建設,通過行為準則、文化熏陶、習俗慣例、價值訴求和尊重認可的“軟激勵”來培育時代“工匠精神”。
(二)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制度的“適應性效率”
制度“適應性效率”理論,是考慮一個經濟體隨時間演進方式的各種規則,它有助于一個社會去獲取知識、去學習、去誘發創新,去承擔風險及所有有創造力的活動,以及去解決社會在不同時期的瓶頸意愿。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制度約束不確定性、降低交易費用和促進交換的能力。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在建立健全各種制度的同時,忽視了制度的“適應性效率”,低效率的制度安排增加了不確定性和交易成本。當前,塑造“工匠精神”必須有一整套高效率的制度體系來保障,使企業在生產實踐中通過制度創新和“干中學”養成工匠習慣,再把工匠習慣升華為“工匠精神”。因此,政府必須全面深化改革,減制度的臃腫之身、低效之身、弊端之身,提高制度的適應性效率。優化政府服務,提高政府效能,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利用高效率的制度安排來激發企業和職工追求極致、奮斗創新、盡善盡美的價值取向。
(三)完善育人用人體制機制,培養一流的“工匠”隊伍
培育“工匠精神”的關鍵是創造高效寬松的育人用人體制機制。一方面應圍繞《中國制造2025》戰略實施,圍繞中國質量、中國品牌、中國服務、中國制造和中國自信等著力完善人才培養選拔機制,優化人才結構,通過中國制造標準規范體系建設,完善制造強國需要的選人、用人、育人機制,鼓勵企業培養符合“延伸服務鏈條”需求的專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尤其是高端技能人才。優化技能人才結構,滿足個性化、定制化服務環節和柔性化生產環節的多層次需求,使具備“工匠精神”的技術人才供給與中國創造需求有效對接。另一方面,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加快理論性、學術型教育體制向技能型、應用型體制轉型,切實轉變學生就業觀念,尤其是家長的輔助就業理念;要把“工匠精神”的培養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讓“工匠精神”貫穿到義務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各個階段,培養學生專注耐心、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職業操守。同時,也要進一步提高技能人才、高職人才的收入和社會地位,從戶口遷移、職稱評定、人才引進和出國深造等層面獲得社會平等的參與機會,使“工匠精神”得到同行的推崇、社會的認可和政府的敬仰。
(四)優化市場競爭環境,讓“工匠精神”引領創新創業
公正公平的市場環境是滋養“工匠精神”的土壤,是創新創業的樂土。培育時代“工匠精神”,一方面強化市場的監管和治理。在原有的市場監管框架下,應重點利用大數據、物聯網和云技術等現代信息工具和監管平臺強化市場監管,對于粗制濫造、假冒偽劣要“零容忍”,極力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提高制假販假的違法成本,依法保護“工匠”的知識產權,確保其投入與回報的均衡。通過有效監管營造公平、公正、統一和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讓中國質量、中國創造、中國服務、中國品牌和中國自信引領全行業規范經營和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從政策層面積極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逐步建立健全創新激勵機制和容錯試錯機制,注重把“工匠精神”滲透到創新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通過“眾創”“眾扶”和“眾籌”等新型平臺模式不斷催生新的產業、新的業態,為經濟增長動力轉換注入強勁活力。完善“雙創”行動政策配套體系建設,營造良好的創業創新的政策氛圍,在科技、管理、品牌、組織、商業模式等各層面的創新中,都將人的智力因素作為創新第一要素,讓時代的工匠精神成為引領創新創業的新動力、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