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型企業能否減半成本
成本減半這樣的口號,被日本的企業、企業家提出來,并不令人意外。日本制造業許多企業上世紀80年代起陸續將生產車間轉移到海外,特別是中國內地以及東南亞國家,這被認為是對當時日本逐漸提高的用工成本的一種對沖。盡管如此,日本制造業不少門類的企業仍在其國內保留了較多車間和崗位,而后一種選擇被證明更具長遠眼光。
事實上,到了21世紀初,之前幾十年內踴躍轉移制造業產能的歐洲國家、美國和日本,都認識到了這種做法的弊端。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生產線與設計環節發生脫離,而這兩大環節更與營銷產生更大的脫節,使得不同環節之間的信息傳遞變得十分困難。營銷環節通過顧客的反饋,發現了產品的非質量問題(比如功能設計,有可能出現設計不當、不足的問題,也有可能存在設計過當、冗余添加非顧客需求的功能等問題),很難迅速回饋給設計與生產線,這就意味著顧客信息反饋作為企業最重要的信息情報,就根本無法發揮價值。而由于生產與設計脫離,設計師無法便捷的發現生產中暴露出的問題,前者向后者輸出信息,則面臨若干道障礙,企業因而很可能最終在不知情情況下讓缺陷產品上市。
另外,外包制造環節,將破壞而不是提高企業設計師、研發人員對于產品的直觀把握。如何進行加工、如何進行組裝,怎樣開展檢查等,這些問題都無法順暢得以解決。
日本制造業領域的資深專家、日本株式會社成本開發研究所董事長三木博幸,曾長期從事農機等產品開發研究,多年時間沉浸于產品精益化開發與成本最小化開發。三木博幸認為,要降低日本制造業的成本,在技術上完全可行,而要實現這方面目標,就應當振興日本本土的制造業。他對2008年之后美國官方和產業界加快制造業回流的做法給予肯定,很顯然也盼望日本企業能夠促進制造業產能和就業崗位回流。
當然,不光是制造業,所有行業沒有不希望降低成本的。三木博幸在其所著的《成本減半》一書中指出,常見的降低成本方法,是“在保留零件或組裝單元原形前提下,降低材料、購買、物流等方面的費用,或者改善加工方式、促使組裝方式更加合理等以期縮短時間”——這種做法很難避免制造品質的降低,或者會加劇供應鏈關系的緊張。他本人更為推崇的降低成本方法是,從設計環節重新開始徹底的審視產品構造和零件形態,進行與產品開發有關的成本改革,由此也將避免成本削減后產品品質的下降。
三木博幸將上述降低成本方法,稱為“成本減半法”。這種方法之所以可行,是因為制造業領域中,普遍存在著過剩品質的問題,即多余的功能、性能、品質,導致成本和售價提高;如果通過更為精細的設計與制造,引入新技術,提高制造環節員工之間的協作水平尤其是隱性知識共享,降低甚至大幅降低產品成本,當然就是現實的。《成本減半》書中,三木博幸回顧了自己職業生涯中,不斷推動產品開發設計成本降低的經歷,特別是對部分拖拉機、耕地機進行改進時,同時做到了零件數減半、成本減半、品質提升20%。書中介紹了這方面的具體方法,包括如何以車間、業務流程為單位,通過十個步驟完成技術指導;找出解決問題的多個方案,再進行必要的科學分析,等等,均極富啟發性和可操作性。
“成本減半法”說來并不神秘,也并不繁復深奧,但踐行起來卻不是每個制造業企業都能快速把握。主要的原因是,要在提升品質的前提下降低成本,不僅有賴于企業的領導層、設計開發部門,而且還需要企業上下共同努力,將員工技能集結在一起來專注于開發課題。
三木博幸在書中尖銳的批評指出,以日本制造業企業為例,很多企業近年來陷入經營困境,根本原因其實在于經營者脫離現場,沒有對研發部門給予足夠的支持和激勵。一些企業每逢營收緊張等困難局面,就宣布裁員,包括裁減大批研發部門的職員,反過來,經營轉好的情況下,也更愿意斥巨資收購其他企業的研發部門或項目,或者創業公司,也沒有真正意義上青睞研發部門。這種情況下,必然形成包括制造業企業內部員工在內的各界人士,輕視現場管理,也無法做好基于現場的技藝改進和成本削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