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床制造需要加大研發
上周在上海圓滿落幕,展會期間,由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機床協會)與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軍工協會)主辦的2018年軍工行業國產數控機床應用座談會也在上海召開,來自航空、航天、船舶、電子等重點領域企業及機床工具行業企業代表近200人參加會議。會上發布了第二批軍工領域國產高檔數控機床供應目錄、數控機床創新發展成果及軍工最新供需信息等。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巡視員王建宇參加會議并介紹了機床行業發展及在軍工行業應用情況,他強調,我國機床行業在軍工領域應用成效顯著,支撐保障能力穩步提高,但仍處于向世界第二梯隊邁進的爬坡過坎關鍵期,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有待進一步破解,高端機床裝備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亟待提升,下一步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化軍民融合、兩化融合、產學研用融合,加快推進機床行業轉型升級。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毛予鋒在CCMT2018的開幕式中指出,2017年,中國機床工具消費市場呈現明顯的恢復性增長態勢,同時市場的結構性調整與分化日益明顯和突出。全年金屬加工機床消費總額299.7億美元,同比增長7.5%;工量具消費總額48.2億美元,同比增長20.2%。2018年1-2月進出口數據顯示,機床工具市場均呈現兩位數增長,其中金屬加工機床進口同比增長57.84%。通過對統計數據及產品結構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國機床工具消費市場呈現“總量趨穩、結構升級”的新特征,未來將呈現溫和增長的趨勢。
近年來,中國在高端制造領域頻頻發力,力圖突破一些國家的技術桎梏,力爭能夠達到世界頂尖技術水平,而一系列技術成果也證明著中國正在穩步實現著這個目標——通過自身的努力中國已經發展成為繼美、德等制造強國之后全面掌握高精度光學零件加工技術的國家。
但是,在芯片、飛機發動機、柔性AMOLED面板等領域,中國目前還是受制于人。作為飛機的“心臟”,每年中國從空客和波音公司引進的商用飛機上,都需要裝載更多數量的發動機,而這些發動機,基本由世界三大發動機供應商GE、羅·羅和普惠供應,即由這三家英美企業壟斷。與國外的發動機相比,國產發動機的弱勢主要體現在工藝、冶金、設計和制造等多方面,而民用發動機在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等方面的要求很高,這就使得民用發動機的制造變得更加復雜。
發動機的制造主要是通過高精尖的數控機床來完成的,而我國高精尖的數控機床目前大多數還依賴于進口,面臨如今內部轉型升級與全球市場激烈競爭的壓力,我國機床工具企業更需要不斷加大自主研發的力度,推動關鍵裝備的國產化進程。只有這樣,才能擺脫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困境,讓我國制造業在世界舞臺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