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伺服電機市場發展現狀 未來需全力加快國產替代
隨著工業自動化的不斷發展,機器人迎來廣泛應用,作為機器人核心部件之一的伺服電機也取得長足發展。如今,我國伺服電機規模化發展已經形成,但受技術和國外企業沖擊,未來需要政企合作,加快國產替代和品牌崛起。
近年來,隨著現代工業技術的不斷升級,自動化水平已經成為衡量國家制造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工業機器人作為推動自動化發展的核心裝備和硬件基礎,廣泛受到各國的關注和重視。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國也積極布局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不過因為核心技術的缺失,我國工業機器人相關核心零部件只能長期依賴進口。其中,伺服電機對進口的依賴程度尤為嚴重,這極大的制約了我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我國伺服電機市場發展現狀
據了解,伺服電機是指在伺服系統中控制機械元件運轉的發動機,是一種補助馬達間接變速裝置。在工業機器人中,高啟動轉矩、大轉矩、低慣量的交、直流伺服電動機具有極大的發揮空間。
當前,在國家自動化發展需求下,機器換人風潮越演越烈,工業機器人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作為助力機器人實現精確定位和運動的伺服電機,也相應的迎來了迅猛發展。
在2014年,我國市場上伺服電機的銷售數量就已超過全球銷量的一半,同時,據《2015-2019年全球工業機器人伺服電機行業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的伺服電機市場規模達到122億元,逐漸成為全球主要的需求市場之一,預計到2019年,我國的伺服電機需求量將超過70萬臺。
不過,較為遺憾的是,目前國內的高端市場主要被日本和歐美國家的企業所占據。其中,日系品牌占據了超過50%的市場份額,松下、三菱電機、安川、三洋、富士等品牌壟斷了我國中小型OEM市場,而在大型伺服市場上,西門子、博世力樂士等歐系品牌也掌握著傳統優勢。
同時,在我國企業棲身的中低端市場,也正在遭受臺系品牌的入侵,他們憑借接近日系品牌的性能和國產品牌的低價,對我國企業帶來強烈沖擊。
未來需全力加快國產替代
總的來說,伺服系統的發展在我國并不算晚,從1955年至今已經步入了第三個發展階段,機器人伺服電機作為這一階段的主要產品,最終目標就是要完成對進口品牌的完全替代,實現國產品牌的崛起和發展。
如今,在高端市場被人壟斷,中低端市場又面臨激烈競爭的情況下,形勢不容樂觀,但反過來看也可以說國產替代的空間十分巨大。我國伺服電機發展要想化潛力為現實,就需要國內企業加快技術攻堅,國家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產業行業加速標準形成,三方合力殺出一條發展之路,才能實現品牌的突圍和崛起。
令人欣喜的是,這幾年國內企業在伺服電機的相關技術上,已經取得了不小的突破。日前,格力就從功率密度、齒槽轉矩、電流環設計等三方面入手,自主研發出了工業機器人用高性能伺服電機及驅動器,而匯川技術、英威騰等企業也因為伺服技術的發展,紛紛從變頻器領域轉戰伺服市場,壯大了本土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同時,政府方面也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等相關文件,對機器人伺服電機的發展做出了總體部署,要求到2020年,將國產伺服電機的性能、精度、可靠性提高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并加快對進口的國產替代,實現我國伺服電機的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