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業機器人訂單銳減 下半年發展情況還未知
中國人的購買力在世界范圍內一直都是毋庸置疑的,小到生活用品、家用電器,大到汽車、機床、工業機器人等,中國人似乎一直是國外商家最喜愛的買手,僅以日本來說,每年中國就會給其帶去巨大的消費額,很多“日本造”都成為國人爭相搶購的產品。然而如今,這種情況正在悄悄發生著改變。
據《日本經濟新聞》8月1日報道稱,一直以來,中國的“爆買”支撐著日本的建筑機械、機床、工業機器人等制造業廠商,但目前這種狀況正逐漸消退。日本建筑機械工業會7月31日發布的數字顯示,1-6月的建筑機械出貨額為1.3535萬億日元,同比增長8.5%。出口額增長21%,維持著良好勢頭,但與2017年度32%的增長率相比有所放緩。
在日本出口的機械中,機床和工業機器人占據了很大的份額。而如今,機床和工業機器人需求迎來調整期。日本機床工業會公布的數字顯示,6月的訂單額為1592億日元,同比增長11.4%。盡管刷新了6月的單月歷史記錄,仍維持在較高水平上,但增長率已經下降。尤其是一直作為拉動因素的中國需求連續4個月負增長,減少了7.7%。面向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代工服務(EMS)的大宗訂單被認為正在減少,壓低了總體水平。
日本機器人工業會7月26日發布的統計顯示,6月工業機器人訂單額時隔2年同比下滑。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的需求減弱產生的較大影響。還有聲音指出受到作為大客戶的汽車行業推遲增產計劃的影響,工業機器人的市場前景浮現陰云。同一天發布的2018年4~6月期工業機器人訂單額(會員企業)為2126億日元,同比增長3.8%,連續8個季度保持增長。雖然季度數據保持了增長,不過6月單月的訂單額減少0.6%,減至688億日元。時隔24個月同比下滑。盡管訂單額依然維持在較高水平,不過觸頂下滑跡象明顯。
如今雖然智能制造不斷深入,然而在中國能夠完成整條生產線全部自動化的企業并不算多,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工業機器人價格高昂,對于中國眾多中小企業來說不適用。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資料,世界上10%的公司購買了45%的工業機器人。而且,主要是超過500人的大型生產企業。通常,小公司對此問題興趣不大,因為從經濟上看,用機器人替換手工勞動不合算。原因在于,生產領域實現機器人化,技術上相當復雜,且花銷巨大。只有在產品大規模生產情況下使用機器人才有經濟上的回報,產量不大使用機器人并不劃算。
簡而言之,目前市場上現存的機器人只能完成重復性工作。如果任務發生變化,它們就無能為力了。比如,需要將某個組件縮小半個厘米。為完成這種短組件的生產,需要請程序員和工程師為機器人從新編寫程序。這方面需做不少工作和資金上的支出。因此,大多數中型企業,通常選擇手工勞動,既簡單又明了。小企業更不用說了。這是一個世界性的嚴重阻礙機器人使用的問題。
不僅是企業訂單減少,情況更嚴峻的是汽車行業的需求出現變化跡象。大型工業機器人生廠商發那科的會長兼首席執行官(CEO)稻葉善治在2018年4~6月的財報說明會上,就訂單額下滑表示,“雖然不是取消訂單,不過作為主要客戶的汽車廠商紛紛推遲了在全球的增產等項目”。在美國,客戶將設備投資計劃推遲了半年左右。如今汽車行業也面臨著轉型升級的窘境,新能源汽車已形成勢不可擋的形勢。因此如何使用工業機器人、如何更好的利用好可用資源也成為了汽車生產商所需要考慮的問題。
從工業機器人市場誕生之初汽車行業就是主要客戶,現在也是最大客戶之一。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汽車行業的需求下滑,將會產生比智能手機更大的影響。到底上述延期的項目能否在下半年恢復,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又將面臨怎樣的阻攔?這一切都還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