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關系向好 機床貿易發展分析
10月25日至27日,應國務院總理邀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開啟中國之行,這也是繼《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年后的又一重要外交合作里程碑。
中日合作力度空前
面對新方向、開發新領域
26日,在第一屆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論壇上,中日雙方共計約1400人出席,政府機構、企業和經濟團體共簽署了52份合作協議,總額達到了180億美元,涉及到基建、物流、IT、金融、能源等廣泛領域,中日合作由此即將進入“蜜月期”。
第三方市場的合作是中日雙方合作的新亮點,雙方合作已由過去的垂直合作向水平合作轉型。這使中日在合作范圍與深度方面大大提升,對于第三方國家與地區市場來說,更是打開了自主性一體化合作發展的新局面。
中日經濟關系開始逐漸互補互助,而隨著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在各產業領域內將達成更多共識與合作。
在工業機床領域
中日貿易又是否和平穩定?
日本機床工業協會10月23日發布的9月機床訂單額(確定值)顯示,日本對中國的出口訂單額連續7個月低于上年,同比減少22.0%,降至189億日元。
日本產經新聞報道稱,日本機床單額同比降低的主要因素是中國訂單減少,預測對華機床訂單還未觸底,未來可能出現繼續下滑的趨勢。
中國訂單占到日本機床整體外需約3成。然而,日本機床的出口減少并非中國機床出口遞增引起,只是因為大環境不好訂單少了。
縱觀日本的機床產業,雖然2016年也并非如意,但除了在金融危機期間,機床產業整體產值在大環境中都保持著相對穩定。
日本為何強勢
解析機床強國的發展之路
日本是世界上出了名的機床強國,日本的機床技術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其國內的馬扎克、發那科、大隈、天田等品牌都是機床行業的佼佼者。
作為機床領域的一個領航者,日本在機床上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日本究竟是如何從一個機床小國走向機床強國,這其中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和探究。
一、善于取其精華,注重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加快發展速度
日本與我國一樣,由于歷史問題的積累,制造業發展起步相對較晚,本身的技術基礎十分薄弱。
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并沒有自己從頭開始研究,而是大量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包括購買德國、美國等國的先進機床進行解剖分析,并聘請外國機床專家當顧問、作指導,研制和生產本國的機床,從而得到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先進的機床技術。
而且這種學習不僅僅限于技術層面上。在管理上,日本學習德國企業的管理方式,進行嚴格的專業化管理,優化管理程序,形成一體化發展;
在質量控制上,日本在德國工業標準的基礎上制定了日本工業基礎,成立質量小組,保證各工序的優質,這一點也為日本將來的自動化生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可以說,近乎“拷貝”級別的學習,讓日本機床得到了非??焖俚陌l展,也讓日本擁有了一個牢固的產業基礎。
即使在今天,日本雖然已成為機床生產大國,產品也大量出口國外,但仍然每年都進口歐美先進設備,引進歐美先進技術。不斷學習,正是日本機床產業發展的基礎。
二、注重創新,致力于研發世界最新技術,使機床生產長期處于領先地位
日本對于技術創新有著幾乎狂熱的追求。在機床領域,日本始終瞄準世界機床生產的最新技術,不斷研究新課題,不斷推出新產品。
目前全球超精密加工領域中精度最高的母機來自就是日本。日本捷太科特Jtket的AHN15-3D自由曲面金剛石加工機,此設備主要用來對各種光學鏡頭和藍光鏡片模具進行超精密車削及研磨。
這臺機床的性能達到了30nm部件形成精度和1nm級ra表面粗糙度,僅從加工精度上講比美國LLNL的LODTM和DTM-3,
英國CUPE的OAGM2500還要高出近8倍。
即使這樣的超高精度的機床建造成本高昂、應用場景并不廣泛,日本仍然在孜孜不倦地探尋精度的極限。
正是這種技術創新上的追求,使日本機床不斷搶占世界機床生產的科技前沿,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隨著研究成果的產生,日本開發出了一批又一批科技含量越來越高的先進機床。
三、注重發展對外貿易,不斷加大海外投資,提升全球機床市場競爭力
日本有大量的機床企業在海外建廠,進行產品輸出。這種輸出使日本的機床品牌享譽世界,同時又獲取了大量利潤,為后續的企業發展和產品開發鋪下堅實的道路。
當其他國家還在進口日本機床解決制造問題時,日本的企業已經在想下一步的產品策略。這種不斷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質和創新戰略的精神,也是日本機床領先世界的原因之一。
四、注重人才培養,以人才帶動產業的發展
俗話說少年強則國強,人才盛則國興。人才的培養是日本機床產業發展極其重要的隱形因素。以產業立國的日本在人才培養上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建立了非常完善的教育制度和人才培養制度,比如針對技能人才培養的競賽制度。
競賽制度是屬于日本技能振興計劃中的一項制度,與職業技能評價制度互為支持、緊密結合。日本的職業技能競賽具體分為三類:
青年制造競技大會、青年技能者競技大會、熟練技能者的技能競技大賽,比賽的獲獎者不僅會得到豐厚的獎勵,而且可以免除職業資格鑒定。
由于整個國家對人才培養的重視,使得日本機床行業有著源源不斷的人才儲備,而這些后備力量則有效保障了日本機床行業未來的持續發展。這一點,同樣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的。
中日蜜月期
自主發展與市場競爭仍不可松懈
此次安倍訪華,還有一個值得我們重視和理解的問題:關于日本向中國提供了39年的ODA(政府開發援助)項目要正式結束了。當年的寶鋼、首都國際機場、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等等都是在這個項目的支持下建立的。
項目的結束是自然的,因為我國企業在技術、人才領域等等方面已經發展成熟,且在制造業等領域內自主研發能力已經明顯進步,但自主發展仍不能止步。
除此之外,中日市場競爭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日本善于學習,同樣也善于觀察市場。與其他機床制造強國一樣,日本對于最尖端的機床都有各種出口禁令。
然而,日本對華的機床產業政策卻不僅僅是將先進機床列入禁運名單這么簡單。一旦中國在某一領域的機床生產取得突破,日本會立刻解除此等級機床的“禁運”,向中國市場大量出口性價比略高于國產機型的日本貨,搶占中國市場。
盡管面臨著日本機床行業的“特殊待遇”,不得不承認的是,如今中國雖然仍是機床消費大國,但也是繼美、德等制造強國之后全面掌握高精度零件加工技術的國家,國內機床企業的技術水平及國際市場競爭力也在逐年提升。
在中日友好關系進一步發展的背景之下,相信中國機床企業將獲得更廣闊的市場前景,更高層次的市場競爭平臺。